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4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炼油行业绿色创新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围绕炼油行业绿色创新高质量发展,提出4方面17条政策措施,着力在新发展阶段通过产业升级、能源与资源高效利用、科技创新等手段,扎实构建我国炼油行业发展新格局,是指导炼油行业“十四五”“十五五”期间发展的战略性、综合性、指导性文件。
一、描绘了炼油行业未来绿色低碳发展的蓝图
炼油行业属于典型的复杂流程工业体系,产业体量大、发展惯性强。过去数十年的发展过程中,炼油行业在交通运输燃料保障、化工原材料稳定供给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目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内外环境、供需结构以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都对炼油行业提出了新要求。《指导意见》围绕炼油行业高质量发展目标,从产能优化、能效管理、绿色低碳、科技创新等方面描绘了炼油行业2025年、2030年的目标蓝图。
在产能优化方面,《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国内原油一次加工能力控制在10亿吨以内,千万吨级炼油企业产能占比55%左右;到2030年,产能结构和生产力布局进一步优化,化工原材料和特种产品保障能力大幅提升。有关目标表明,在新型能源体系大力发展的背景下,炼油行业要统筹考虑其燃料与材料双重属性的发挥。
在能效管理方面,《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升,炼油产能能效原则上达到基准水平、优于标杆水平的超过30%,到2030年能效达到标杆水平的炼油产能比例大幅提升。目前我国一小部分存量炼油产能能效水平仍然较低,未来行业的总体能源利用效率还将进一步提升。
在绿色低碳方面,《指导意见》提出,“十四五”期间污染物排放和碳排放强度进一步下降,绿色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到2030年建设一批可借鉴、可复制的绿色低碳标杆企业,契合我国2030年前实现碳排放达峰的总体目标要求,为我国炼油行业的绿色低碳发展明确了努力方向。
在科技创新方面,《指导意见》提出技术装备实力要进一步增强,绿色用能、绿氢炼化、CCUS等技术要完成工业示范,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目标描绘了炼油行业实现绿色发展的关键技术路径,为炼油行业碳达峰目标的实现明确了技术支撑。
二、部署了推动炼油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重点任务
《指导意见》系统性地从产业优化升级、能源资源高效利用、绿色低碳发展、科技创新引领等4方面提出了行业发展的重点任务。
在产业优化升级方面,《指导意见》指出要系统考虑原油进口、成品油供应保障、已建成配套设施等因素,进一步优化有关区域炼油产能布局,推动新建炼油项目有序向石化产业基地集中,实现集约集聚发展,并与乙烯、对二甲苯(PX)项目做好配套衔接;要依法依规推动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200万吨/年及以下常减压装置有序淘汰退出;面对市场的不确定性因素,对炼油企业产品结构调整的灵活性也提出了新要求。有关要求全面且具体,对炼油产能结构、产业布局做出了宏观谋划。
在能源资源高效利用方面,《指导意见》提出要引导炼油企业能效提升,推广一批炼油行业先进节能技术;要通过废塑料、废弃油脂等的再利用,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炼油企业通过能效提升仍是现阶段实现降碳的重要途径。企业要从工艺角度、设备角度、操作角度全方位重视节能工作。同时,通过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不仅能实现石油资源在不同生命周期的多次循环,也可以显著降碳。例如运用废塑料化学循环等技术,与使用原油作为原料相比理论上可以降低40%左右的碳排放。
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指导意见》从炼油总流程、单元工艺技术、CCUS示范应用、制氢与用氢优化、绿氢炼化、碳排放管理等多维度对炼油行业减污降碳提出明确要求。尤其在碳排放管理方面,首次提出了研究建立炼油企业碳排放与产品碳足迹数据库。文件中既对炼油行业目前主要降碳技术手段作了较全面的梳理,也初步明确了下一步强化行业碳排放管理的有关思路。研究显示,不同炼油企业生产同一种产品时,其生产环节碳排放相差可达3倍以上。确有必要进一步摸清底数,指导企业降碳。
在科技创新方面,《指导意见》提出了自主化工业软件的保障能力要求,指出要加快过程模拟软件和流程优化软件开发与应用,以智能化手段提升炼油企业精细化管理水平。明确了开发新型炼油技术、加快研发节能降碳炼油单元技术和装备等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就推进新型工业化作出的重要指示中指出,要积极主动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把建设制造强国同发展数字经济、产业信息化等有机结合。炼油是技术密集型产业,技术创新不仅是行业实现“双碳”目标的需求,也是炼油企业推进转型升级、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实现更好效益的途径。我国炼油石化领域科研力量基础扎实,但是也存在高质量科技供给不足等问题,未来应着力深入打造特色科技创新体系,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
三、指出了炼油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路径
针对前述重点任务的部署,《指导意见》给出了推动炼油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技术路径,为炼油行业低碳发展提供了系统化的技术支撑。
在宏观层面,《指导意见》提出进一步加强行业管理,将组织对炼油企业的主要装置、能效水平等进行核查,建立炼油行业信息平台,健全信息报送机制等。为配合国家开展相关工作,炼油企业也需提前谋划,对自身的能效、碳排放与碳足迹数据先行摸底,并持续将节能降碳纳入企业的重点工作。
在能源高效利用方面,《指导意见》从能量产出、能量使用、能量回收三方面对蒸汽动力系统、换热网络、余热利用新技术开发提出了新要求。保温技术方面,特别提出了推广可循环保温材料等绿色保温强化技术,更加重视材料的循环使用。用能设备方面,提出了鼓励对加热炉、换热器热效率实施诊断,并通过相关设备升级改造提升用能效率。近年来的工作实践表明,炼油企业在专业机构的协助下开展用能诊断与优化,从单元装置到公用工程系统确实存在较大的用能优化空间,用能效率提升空间甚至可达15%以上。
在资源高效利用方面,《指导意见》分别提出了原油资源、氢气资源、废弃资源的高效利用。一是针对原油资源的高效利用,两次提到组分炼油与分子炼油,核心应是鼓励企业通过以分离技术为核心的总流程技术优化,实现原油资源的高效利用、降低原油加工过程分子转化用能,进而实现能耗与碳排放强度的降低。同时,正异构分离等技术的实施,可以提升下游乙烯装置的运行效率,有利于石化产业总体节约用能。二是针对氢气资源的高效利用,提出了推进氢气网络系统集成优化、强化加氢工艺选择性等。氢气是炼油企业除了原油之外的第二大成本要素。我院开展的有关工作表明,通过开展氢气系统优化,炼油企业用氢效率可提升10%左右,每年创效上亿元。通过提升加氢过程的用氢效率,例如采用催化剂定向硫化技术,200万吨/年的柴油加氢装置每年即可降低碳排放约5万吨,创效约6000万元。三是针对废弃资源的利用,《指导意见》提出了废塑料、废润滑油、废弃油脂、废弃生化污泥等废弃有机物与炼油企业耦合加工。以废塑料为例,我国生产生活各环节每年会产出大量的废塑料。若能实现废塑料低能耗、低碳排放的预处理及废塑料油深加工,不仅可以解决废塑料焚烧处理产生的大量碳排放,还能节约原油资源。
在关键低碳技术研发与应用方面,《指导意见》为炼油领域相关企业和科研院所规划了一批重点任务,并提出要通过完善能源技术装备首台(套)等机制,推动科技成果示范应用。关于工业软件开发,提出要通过精馏过程、反应过程、全厂流程模拟技术实施,提升炼油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水平等任务。关于炼油过程单元技术,提出要加快推动催化裂化、重整、加氢等关键技术的节能降碳进步等任务。关于末端治理,提出要推动二氧化碳转化与固化技术开发与试点等任务。今年10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中国石化九江石化时,强调“智能和绿色低碳一起发展才是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提出的智能炼厂建设及绿色创新正是对总书记指示的具体实践。
在炼油企业碳减排与碳管理方面,催化裂化装置和制氢装置的碳排放占行业总碳排放量的50%左右。《指导意见》对这两类装置的碳减排非常重视,提出了鼓励催化裂化余热发生超高压蒸汽技术,鼓励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值得注意的是,天然气或煤炭制取氢气是二氧化碳重要排放源之一,碳排放强度达10—20吨二氧化碳/吨氢气,《指导意见》提出支持建设绿氢炼化示范工程,推进绿氢替代。目前部分炼油企业已率先开展绿氢炼化示范。相信未来通过推动更多炼油行业与可再生能源融合发展,能够助力行业更快实现绿色低碳转型。
总体来看,《指导意见》以促进炼油行业绿色创新高质量发展为目标,部署了四方面重点任务,为行业提出了较为全面的总体规划和政策指引。相信在《指导意见》的指引下,炼油行业能够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强能源资源节约,更好地服务民生用能和支撑石化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更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院长李明丰)
李明丰简历
李明丰,教授级高工,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院长;中国石油学会碳中和专委会主任。主要从事石油加工、清洁能源、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技术开发与管理工作。参与完成国家科技部“十五”科技攻关、“十一五”“十二五”科技支撑、“973”项目、“863”课题、中国石化“十条龙”攻关等,针对国家汽柴油质量升级开发的系列技术在炼油企业成功应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近年来为保证未来车用燃料的持续清洁供应和行业转型,在生物质、非石油化石能源转化方面开展大量探索研究工作。作为课题负责人完成国家工信部石化行业“双碳”平台建设项目。作为主要负责人发布《迈向2060,石化行业低碳发展白皮书》。授权专利和专有技术400余件,发表专业论文100余篇,主持完成石化行业多项“双碳”标准编制。
原标题:统筹谋划炼油行业转型升级路径绘就绿色创新高质量发展蓝图——《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促进炼油行业绿色创新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专家解读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电力能源调研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电力能源调研网 dlnydy.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nycyzxwang@tom.com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