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电力能源调研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地方动态

海洋能、纳米能源、氨氢新能源……洞见国际绿色能源科技创新风向

时间:2024-07-11 作者:佚名 来源:

  

  

  新华网北京7月9日电(张昊哲)风能、光伏、新型储能等为人熟知的清洁能源技术日渐成熟,为能源转型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一批更“新”的绿色能源技术逐渐浮现在眼前。从神秘的海洋能,到新奇的纳米能源、再到氨氢新能源……绿色能源的发展已经逐渐超出传统认知,一幅未来能源的图景正徐徐绘就。

  7月7-8日,由清华大学、中国能源研究会、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国际绿色能源创新论坛在北京举行,300余位国际能源学者、两院院士、业内专家齐聚于此,共议国际绿色能源科技创新,分享清洁能源、智能电网、先进储能等前沿成果和发展趋势,深化探讨绿色能源科技创新路径和国际合作方案。

  

  值得关注的是,除大会主论坛外,还设海洋能、纳米能源、氨氢新能源、电化学储能、绿色燃料、水能等6个平行论坛,以行业前沿技术吸引了50余位专家学者于此作报告分享,推动绿色能源领域学术交流和产业合作。

  在海洋能分会场,清华大学教授张永良作了“面向新质生产力的前沿技术展望:波浪能”的报告,比较了清华团队所开发的气动式波浪能发电技术与其它可再生能源技术,指出了波浪能发电技术发展趋势与存在挑战,深入分析波浪能发电与其它海洋装备进行融合发展的应用和展望。

  海洋中蕴含着波浪能、潮汐能、温差能等丰富而清洁的可再生蓝色能源。海洋能源若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利用,将是一种崭新的绿色能源,可极大满足人类的能源需求、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同时带来世界能源格局的深刻变化,并影响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

  据张永良介绍,团队经过十多年的潜心研究,提出了波龙气动式波浪能转换技术。通过大量应用验证,突破了波浪能领域的一系列关键技术瓶颈,开启了海洋能资源的产业化和规模化的开发利用,为深远海岛礁开发、海上平台运行、深海养殖等海洋装备提供电力保障。

  在氨氢新能源分会场,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蒋利军作了“储氢材料与技术进展”的报告。氢和氨都是零碳清洁能源, 都可以通过可再生能源获得, 二者可以相互转化; 通过绿氢可以合成绿氨, 通过绿氨裂解可以高效制备绿氢, 二者在不同应用场景可以分别使用, 也可以混合使用、协同增效。

  氢气的存储运输一直是限制其产业化应用的瓶颈。氨作为高效储氢介质,具有易液化储运、安全性高和无碳排放等优势。在氢能战略大前提下,氨能的发展和合理利用成为大势所趋。

  氨作为零碳燃料和氢能的高效载体,可实现终端能源的无碳排放,氨氢融合新能源技术将为有效解决氢能储运难题,氢氨融合,实现未来能源绿色发展提供有效解决途径。

  此外,纳米能源、电化学储能、绿色燃料、水能等方面的关键创新技术成为大会的焦点,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借鉴。加大科研投入、技术创新引领是全球绿色能源转型和进一步提高转化效率的“根基”,是实现能源绿色发展的关键因素。

  国际绿色能源科技创新论坛上的前沿绿色能源技术及最新研究成果,展现了产业应用的巨大前景,为推动绿色能源领域技术融合创新和产业协同,加快能源转型和实现可持续发展贡献新思路、新路径。


原文链接:https://nyj.nmg.gov.cn/ywdt/gzdt/202407/t20240710_254077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乌拉特后旗100万千瓦风储基地保障性项目开工建设

下一篇:2024年东北区域煤炭保供衔接洽谈会召开

本网概况 | 联系我们 | 会员服务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电力能源调研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电力能源调研网 dlny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49160号-5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nycyzxwang@tom.com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